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介绍


  • 2025
  • 06/20
  • 10:16
  • 导师介绍

  • 32
  • 浏览量

一、专业简介

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面向全国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17年。2024年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2025年《关于下达需要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进展核查结果的通知》,必赢集团网站应用心理专业获批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是必赢集团网站应用转型试点特色专业,2021年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2024年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心理专业是必赢集团网站特色专业,应用转型试点专业,2021年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熟练的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相关应用技能,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心理学的前沿知识、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教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员工心理支持等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海南、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心理学人才。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点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立了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硕士培养定位是为社会服务,坚持以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为导向,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经验等,形成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方案、技术与产品,运用实验平台,注重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型成果。

应用心理专硕点现有校内外导师17人。其中,校内导师7人,均为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4人,海南省B类人才1人,80%为双师双能型教师。行业导师10人,均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内的知名人士和心理学专家。

二、导师风采



陈·巴特尔,博士,蒙古族,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2011),哈佛燕京学者(2015),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康桥心理咨询中心专家,主编高职高专教材《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讲《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等课程。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原住民、少数民族教育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专题会议主席(2009),第一届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论坛秘书长(2008),第二届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论坛主席(2018)。《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原住民教育、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出版相关著作8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相关课题项目10项。曾先后应邀赴加拿大、美国、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访问交流。



唐卫海,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美国West Kentucky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College访问学者(2007-2008),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2020),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得者(2023)。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2010-2017),天津市心理学会秘书长(1999-201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部、省级科研项目八项,在心理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十余部,天津市一流课程(教育心理学)建设负责人(2024-2029)。曾为硕士生开设记忆心理研究进展、教育心理研究进展,为博士生开设学习理论专题研究等课程。研究兴趣:认知/元认知发展与学习、集体记忆、协作记忆、儿童选择性信任等。



刘希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美国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研究学者(2008-201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曾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2006-2016),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2007),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负责人(2007),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核心成员(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儿童心理》主讲教师。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2012),天津市教学名师(2017),天津市优秀教师(2019),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2021),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系统注册督导师(2025),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学科普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立项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课题14项,在国际国内心理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1篇获得ESI全球前1%高引文章。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研究方向为认知发展与社会化成长,主要实践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建设。



刘伟方,副教授,心理学系副主任,海南省拔尖高层次人才,十余年来,主要从事心理测测量、认知与学习、应用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3部。咨询技术领域:绘画心理分析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心理辅导等。



黄艳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在读,四部委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沙盘游戏教育指导师,海南省自贸港高层次人才,三亚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15年,出版多部著作及教材,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社科项目。专注于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及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的研究。擅长通过沙盘游戏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积极心理干预等技术进行心理问题的咨询。



邓彩艳,副教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博士在读,四部委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亚市危机干预小组成员、三亚市心理学会理事。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16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与服务经验。主要教授《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人类学》等学科。主持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和省级项目6项,合著1部,参编教材2本,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必赢集团(BWIN)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