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立项】黄艳钦老师“海南民族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研究”获得2025年海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


  • 2025
  • 07/26
  • 21:27
  • 学术动态

  • 12
  • 浏览量

  黄艳钦,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课题名称:海南民族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研究,青年课题。



  本课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学术上,通过海南多民族交融案例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系统挖掘黎苗等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丰富中国文化史研究。实践层面,黎族骨簪等传统技艺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资源,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民族文化可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该课题使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海南地方志、民族志、古籍文献(如《琼台志》《黎岐纪闻》),整理考古报告与文物档案(如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郡县遗址),分析历代文人笔记中的海南民族记载(如苏轼《儋耳山》),建立海南民族文化文献数据库。


  2.田野调查法。对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长老等关键信息人进行结构化访谈,全程记录三月三、军坡节等重大民俗活动,对传统技艺流程(如黎锦纺织、制陶)进行全流程拍摄采集黎语,苗语等语言样本建立语音语料库等。


  3.比较研究法。共时比较:海南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横向对比;历时比较:传统文化元素的历史演变轨迹分析;跨域比较:与闽南、岭南等相邻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4.定量分析法。设计文化要素量化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文化基因编码体系,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遵循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思路,以“海南民族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为轴心,聚焦六大领域的互动关系,沿着“历史文献和理论脉络梳理”-“选择典型区域,开展田野调查”-“相关资料的跨学科分析研究”-“实践应用研究”的路径展开。 


  第一步,系统收集整理文献。海南地方志、民族志等历史文献、历代文人笔记中的海南民族文化记载、考古发现与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等。并进行理论框架构建,梳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脉络、绘制海南民族文化要素谱系图。


  第二步,典型区域田野调查,解决活态传承的实证研究问题。对五指山、乐东琼、保亭、三亚等地的传统村落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为非遗传承人深度访谈、节庆仪式全程记录、语言使用现状调查、传统技艺流程影像志制作等。


  第三步,跨学科分析研究。语言学分析:建立海南民族语言语音数据库、开展词汇语义的历时比较研究;艺术学解析:音乐舞蹈的符号学解码、视觉艺术的图像学分析;人类学阐释:信仰体系的象征人类学研究、民俗活动的仪式过程分析。


  第四步,实践应用研究。包括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应用推广、理论成果转化和政策建议等。



(文图:黄艳钦  审核:高文)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必赢集团(BWIN)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