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乡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5年暑期,必赢集团bwin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黄艳钦带领由4名学生组成的银龄探访团,深入社区茶摊场景,与老年人开展心灵对话。团队历时两周深入三亚及周边12个社区,探访156位老年人,试图解码琼岛银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图谱。本次暑期三下乡实习活动隶属于海南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海南康养背景下老年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涵盖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支持维度通过增强积极情绪和缓解消极情绪提升幸福感;社会经济维度中收入降低负面情绪,教育可能因期望值提高而产生负向影响;家庭关系维度影响老年人自尊、孤独感和代际情感支持;环境控制维度与积极情绪正相关。研究发现,海南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社会参与、价值再创造、代际联结、健康管理和环境适配等因素综合影响。
团队在“第二人生”工作坊调研期间发现,72岁的哈尔滨退休中医张伯受聘担任社区诊所“把脉顾问”,每周坐诊三次。他展示了患者赠送的黎锦药袋并表示:患者所表达的谢意,较之领取退休金所带来的感受更令人欣慰。
随后,团队四名成员专为老年群体设计的“海岛心晴”课程,通过团体心理赋能活动与角色扮演,协助参与者书写老年阶段的新生活篇章;社区活动中心内,年轻志愿者担任“数字导师”,系统指导老年人运用地图导航采购食材、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讯及浏览短视频内容。掌握技能后,老人自豪地展示其在移动终端检索到的椰子鸡烹饪教程。
(图1为史子轩同学在和老人进行访谈)
在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依据老年人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并就部分工作内容与居住附近的老年子女开展交流。此举旨在掌握老人的生活现状,同时考察其社会支持系统。每段访谈完成后,均为老年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后续开展追踪访谈。
(图2黄老师及团队成员在和老年子女访谈)
此次实践项目紧密围绕“产教融合”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深入社区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径。在访谈过程中,与多位长者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这些珍贵对话不仅有助于理解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更使我们得以探究其心理发展轨迹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文/图:黄艳钦 王瑛琦 编辑:范子然 审核: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