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下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与学术道德教育专题系列讲座首场活动于心理学实验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知名心理学专家刘希平教授担任主讲,全体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悉数出席。现场气氛严谨认真,同时洋溢着思辨气息。

讲座伊始,刘希平教授以真实案例为引,深入解析了多起涉及硕博研究生论文作弊的典型案例,涵盖数据造假、文献抄袭、观点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事件背景、剖析违规细节并阐释其严重危害,同学们深切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对个人学业发展、职业前景乃至整体学术生态所造成的深远危害。

在加强警示教育的同时,刘教授重点探讨了“如何诚信完成硕士论文”,向同学们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建议。她表示,论文写作不应被视为孤立无援的过程,从选题阶段起,就应积极与导师沟通,结合个人兴趣与专业方向确立研究主题,以避免因选题不当造成后续研究障碍。
在研究过程中,应坚守学术诚信底线,严格规范数据记录与文献引用,使诚信精神贯穿论文写作全过程。此外,刘教授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写作过程中的挑战,善用学术资源,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与表达能力。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同学围绕论文选题、实验设计、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方法的应用等问题提出诸多疑问。刘希平教授认真聆听提问,详尽阐释解答要点,并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提供针对性指导,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的具体疑难,亦有效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理解,亦为其论文写作指明了方向。与会同学深表获益匪浅,将在后续学术研究中恪守诚信准则,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完成硕士论文,为未来学术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索宏亮 图片:李珊珊 编辑:范子然 审核:高文)











